第344节(1 / 2)
&esp;&esp;整个升降平台的改装刘海参与指导,具体的事情下面的人干。
&esp;&esp;四月中旬的时候,升降平台在机场跑道这边试验成功。
&esp;&esp;然后各部门就开始联动开始运输,路边该拆的一些东西都拆了,太高的树就把头剃了。
&esp;&esp;当飞机从摩托车厂出来,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,路上挡路的电线杆之类的全部拆了,等飞机过去之后再树立起来。
&esp;&esp;反正就是所过之处挡路的,都拆,好在路线都是选过的,基本上没有高楼。
&esp;&esp;飞机运输的时候,周围的群众是水泄不通,看着这巨大的飞机都是一脸震惊,本身高度就不低,再加上升降平台,有时候把飞机托的老高,看起来就更加的大。
&esp;&esp;几十米宽的机翼基本上都是从房顶上过去,还有巨大的发动机叶片。
&esp;&esp;当一个人真正站在飞机面前,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,看着巨大的飞机从街道上面缓缓驶过。
&esp;&esp;街道两边房子里面的人看着飞机翅膀从房顶上面缓缓过去。
&esp;&esp;那种巨大的震撼感是从来没有过的,以至于很多人都请假跑来看热闹。
&esp;&esp;路线基本上选的都不错,反正走过的地方全部都要封路,直接横跨两边的车道,有些地方还把中间的花坛或者其他东西拆掉铲平。
&esp;&esp;更是有不少的记者拍照,还有不少人合影,毕竟这种事情百年难遇。
&esp;&esp;当然合影的时候,人站的远远的,至于取景好的角度,需要人排队。
&esp;&esp;以至于这些照片很多年之后还在网上流传出来。
&esp;&esp;从摩托车厂运输过去,足足走了两个白天。
&esp;&esp;晚上是不敢动的,毕竟晚上的视野没有白天的好。
&esp;&esp;摩托车厂内部也发了参观票,哪怕是飞机制造车间的工人,也想带着自己家里人亲自看看大飞机,摸一摸,虽然不能说,但是那种满足感是任何金钱都比不了的。
&esp;&esp;刘海这边分了20张票,本来打算给朱老师送过去,结果朱老师已经有了,刘海就给师傅杨荷花四张票,又给了二大爷几张。
&esp;&esp;二大爷这边正在为难,一方面是家里人多,另外还有一个女徒弟,刘海给几张票刚好合适。
&esp;&esp;二大爷也不怕别人说闲话,因为刘海是当着外人的面给的。
&esp;&esp;剩下的票,回老家私底下给了队长,队长当然知道该怎么安排,而且这是私人赠送,又不是公家的东西。
&esp;&esp;两架飞机在五星广场就成了热门景点,每天从早到晚参观的人络绎不绝,合影的更是排长队。
&esp;&esp;到了星期天更是爆满,有人排队四五个小时就等看大飞机。
&esp;&esp;让群众彻彻底底认识到飞机究竟有多大,见识见识咱们国家的工业实力。
&esp;&esp;这个举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。
&esp;&esp;对于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,凝聚力有很好的帮助,毕竟优秀员工带着一家人跟大飞机合影,进大飞机参观,回来在工友面前一显摆,谁心里不痒痒的?
&esp;&esp;何况人家的孩子在自己孩子面前说飞机有多大,里面有多宽敞,自己家孩子回来问东问西的,当爸爸的心里是怎么想的?
&esp;&esp;当然是加油干,争取评个优秀拿到参观的票,也带儿子爱人一家人去合影留念。
&esp;&esp;“现在看来,那两架飞机回不来了!”孙爱国与刘海面对面坐着,孙爱国谈起了参观飞机的人数,以及热闹程度。
&esp;&esp;孙爱国今天刚到现场去看了回来,排队排的老长了,但是人人都很期待,基本上都是一家人一起出动。
&esp;&esp;“这个要看领导们安排。”刘海也觉得回不来了,京都就有1000多万人了。
&esp;&esp;“上级领导夸奖咱们做的好,夸奖咱们把群众放在心里。”孙爱国嘿嘿一笑。
&esp;&esp;刘海也是嘿嘿一笑,然后端起茶杯喝水。
&esp;&esp;因为刘海压根没去看过,毕竟这种飞机也就那样,比自己上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飞机差远了。
&esp;&esp;而且制造飞机的时候,每天自己爬上爬下,都爬的快厌烦了。
&esp;&esp;上辈子刘海见到的最大的飞机就是225,这家伙一次性可以装好几个防空单位,雷达车发电车,导弹车。
&esp;&esp;是整车装进去,然后整车出来,并不是散件。
&esp;&esp;这样有利于快速机动布置,至于说这辈子能不能生产那么大的飞机,就要看后面薅老大哥的羊毛狠不狠了?
&esp;&esp;老大哥十分牛逼,70年代生产的运输机,拿到后面几十年之后都算是牛逼的。
&esp;&esp;“还有一个多月船坞就可以使用了,你这边有什么计划没有?”孙爱国又说到另外一件事情。
&esp;&esp;孙爱国把这件事情通报给刘海,就是看看刘海有什么安排,让他知道工程的进展。
&esp;&esp;“先造一艘快艇。”刘海这边有计划,咱们现在就适合近海防御。
&esp;&esp;刘海准备抄后世的022快艇,其实这艘快艇的前身是客轮,与澳大利亚某个公司合作研究的飞鹰湖号,一次可以搭载乘客180名,并以31节的航速航行。
&esp;&esp;刘海当然是做客运快艇,至于某些部门拿去东改西改的,这就怪不得自己了。
&esp;&esp;当然,改过之后022肯定没有后世那么强大,毕竟在电子雷达等方面没有后世那么发达。
&esp;&esp;当然这个时候对方也没有那么强大,能用是肯定能用的。
&esp;&esp;“快艇?”孙爱国听到两个字,以为是以前那种船用外挂推进器的快艇。
&esp;&esp;“客运快艇,至少能坐一两百人吧,咱们路上交通已经做的差不多了,水上交通也要做起来。”刘海开口解释。
&esp;&esp;“要不要组建一个项目组?”孙爱国听到这话,就没有再继续追问,因为说了自己也不懂。
&esp;&esp;“维修科的人没事,我让维修科的人来做。”刘海并没有让游艇制造车间技术部门的人加入,因为自己设计的这一款游艇肯定会被某部门看上,方便保密。
&esp;&esp;还是维修科自己人使唤起来稳当,后续如果某些部门看上了,维修科这边的人改也方便。
&esp;&esp;“那你这边自己决定。”孙爱国听到这话,也没有怀疑,毕竟快艇的技术部门什么水平,自己也知道,比不上维修科的这些人。
&esp;&esp;“主要是我在设计重型运输车,